咨询热线:13562672268

律师介绍

赵保宪律师 赵保宪: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中国法律年鉴》年鉴人物——2019年度优秀刑辩律师 赵保宪 律师 全国知名优秀律师,社会公益明星律师,首届十大网律,《法律年鉴》优秀专业律师,财富管理专... 详细>>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律师姓名:赵保宪律师

电话号码:0536-8339288

手机号码:13562672268

邮箱地址:zhaobx-1972@163.COM

执业证号:13707200910851313

执业律所:山东国宗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向阳路26号三楼(市中级法院北50米路西)

诈骗

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如何取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高速发展,信用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信用卡诈骗犯罪不断增多,恶意透支是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常见、涉案最多的犯罪。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该犯罪的立法原意为既要突出刑事打击重点,对严重扰乱国家信用卡管理秩序的持卡人予以刑事制裁;又要严格控制刑事打击面,避免将个人与银行之间的民事债务纠纷纳入刑事打击范围。

然而在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实践中,存在的办案退补率高、办案时限长等困难。这主要是因为在证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在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的证据环节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取证面临问题

1、证据不全面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证据材料包括以下几项:

(1)卡银行的报案材料,一般包含申领信用卡的时间,恶意透支开始时间,截至报案时欠款的本金数、利息及滞纳金数等事项;

(2)疑人的信用卡申领资料;

(3)嫌疑人信用卡交易明细;

(4)卡银行的催收记录;

(5)款凭证等。

但在办案实践中,嫌疑人经常在多家银行开通信用卡并存在恶意透支行为,有的恶意透支数额未达到一万元的最低起刑点,因此银行没有报案,或者有的发卡行维权意识不高导致证据材料中经常缺少关键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由于对此类情况存在不同理解以及办理此类案件经验不足,也易导致证据不全的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

2、证据出错、形式有瑕疵

一是发卡行出具的证据材料中存在数据矛盾,如报案材料与交易明细中的本金数额不同或者与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证人证言中的数据有出入。二是银行出具的证据材料没有加盖银行公章或者在需要出具证据原件的情况下出具了证据复印件等。

3、证据审核难度大

一是证据形式不统一,指各发卡行出具的证据形式不统一,如在某些情况下出具的交易明细会出现货币代码、交易代码这些银行业专用术语,不仅直接加大了审卷难度,更是需要检察机关办案人员退回补充侦查或联系公安预审出具办案说明来进行完善。二是证据专业性高,检察机关在办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中,有一些案件关键点需要专业的知识,容易出现监督盲点,如本金的计算等。

二、解决措施

1、公安、检察、银行管理机构三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检察机关、公安机关、银行管理机构可以尝试以检察机关牵头,通过研讨会、论坛、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讨论、论证,依法建立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证据标准,对于报案材料、信用卡申领资料、信用卡交易明细、催收记录等核心证据要统一证据标准,制定全面、易执行的标准化证据执行细则。对于证据链的关键部分如本金数额等,要加强复查监管。

2、建议在银行信用卡部设立专门的法务部门或人员,提高案件调查效率。从各银行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般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务部门负责配合司法机关的案件调查工作,各银行的报案、证据调取等工作往往由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对案件调查的配合工作并非其“主业”,而是“副业”,这就导致了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调取证据积极性不高、对证据审核不严的情况,影响了办案质量和效率。在目前信用卡诈骗类案件高发的背景下,银行管理部门可尝试在各银行及主要分支机构设立法务机构或人员从事信用卡业务的法务工作,完成报案、证据调集等工作。

3、银行应加强发卡制度的完善。从长远看,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要从源头治理。银行管理部门应出台更为严格的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对办卡人的身份、收入审核,建立公民信用网络,不盲目追求发卡数量,不向员工指派办卡任务,在制度完善的前提下,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发率会得到有效控制。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

联系方式:13562672268

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向阳路26号三楼(市中级法院北50米路西)

技术支持:网律营管

Copyright © 2017 www.0536xingshi.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添加微信×

扫一扫添加朋友圈